化学科研者一站式服务平台

化合物简介

吗啉胍也称为“盐酸吗啉胍\"”吗啉咪胍”“吗啉双胍”或“病毒灵”,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为治疗流行性感冒而开发的,能作为潜在抗病毒药的具有杂环的双胍类有机物。作为药物时该化合物常以吗啉胍盐酸盐的形式生产。

基本信息

CAS:3731-59-7
中文别名:吗啉胍;N-(2-胍基-亚胺甲基)-吗啉;
英文别名:Moroxydine hydrochloride;N-[Amino(imino)methyl]morpholine-4-carboximidamide hydrochloride;Moroxydine;N-(aminoiminomethyl)-4-morpholinecarboximidamide;N-carbamimidoylmorpholine-4-carboximidamide;4-morpholinecarboximidoylguanidine;
分子式:C6H13N5O
分子量:171.2
精确质量:171.112
Psa:98.22
Logp:-0.035

编号系统

MDL号:MFCD00012798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灰白色粉末,晶体,结晶粉末和/或大块
密度:1.51 g/cm3
沸点:327ºC at 760 mmHg
熔点:211-214°C(lit.)
闪点:151.6ºC
折射率:1.661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S26-S37/39
危险类别码:R36/37/38
WGK Germany:3
海关编码:2934999090
危险品标志:Xi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由吗啉(见25940)盐酸盐与双氰胺加成而得。将80-85%的吗啉盐酸盐浓溶液与二甲苯一起加热,搅拌回流带水至尽。冷却后加入双氰胺,加热升温,开始激烈反应时,立即停止加热。反应缓和后,继续回流3小时。蒸出二甲苯,加水溶解,用活性炭脱色后,所得粗品再用乙醇浸泡洗涤,干燥,得成品。收率约70%。 主要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水痘、疱疹、流行性红眼病等
用途
主要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水痘、疱疹、流行性红眼病等

合成路线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图谱

13C NMR : Predict


1H NMR : Predict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