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者一站式服务平台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CAS:74738-17-3
中文别名:3-(2,3-二氯苯基)-4-氰基吡咯;4-(2,3-二氯苯基)吡咯-3-腈;
英文别名:4-(2,3-dichlorophenyl)-1H-pyrrole-3-carbonitrile;Beret;Fenpiclonil;
分子式:C11H6Cl2N2
分子量:237.085
精确质量:235.991
Psa:39.58
Logp:3.86018

编号系统

UNII:21OCB8KDQ9

物化性质

密度:1.46g/cm3
沸点:437.5ºC at 760 mmHg
闪点:218.4ºC
折射率:1.656

安全信息

危险类别码:R20
海关编码:2933990013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77
包装等级:III
危险品标志:Xn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2,3-二氯苯甲醛与二甲醚基三苯基磷反应制得(Z)和(E)-2,3-二氯苯基乙烯基甲醚。然后与三氟乙酸杆酰化,酰化产物与氨基乙酸钾环合,制得N-氟代酰基-4-(2,3-二氯苯基)吡咯-3-三氟甲基,环合产物用氢化锂铝除去酰基,得4-(2,3-二氯苯基)吡咯-3-三氟甲基。最后,与氨水作用得拌种咯。 吡咯腈类保护性杀菌剂。作种子处理,对禾谷类作物种传病原菌有特效,对非禾谷类作物的种传和土传病菌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 2g有效成份/kg种子,处理麦类种子,可有效地防治大麦条纹病、网斑病、麦类雪腐病,大麦散黑穗病;同剂量处理稻种,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稻胡麻叶斑病等;以 05g有效成分/kg薯块,处理马铃薯,可防治马铃薯干腐病、黑痣病、银皮病、黑腐病等。
用途
吡咯腈类保护性杀菌剂。作种子处理,对禾谷类作物种传病原菌有特效,对非禾谷类作物的种传和土传病菌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 2g有效成份/kg种子,处理麦类种子,可有效地防治大麦条纹病、网斑病、麦类雪腐病,大麦散黑穗病;同剂量处理稻种,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稻胡麻叶斑病等;以 05g有效成分/kg薯块,处理马铃薯,可防治马铃薯干腐病、黑痣病、银皮病、黑腐病等。

合成路线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图谱

13C NMR : Predict


1H NMR : Predict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