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者一站式服务平台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CAS:70458-92-3
中文别名:培氟哌酸;1-乙基-1,4-二氢-6-氟-7-(4-甲基-1-哌嗪)-4-氧代-3-喹啉羧酸;1-乙基-6-氟-1,4-二氢-7-(4-佳绩-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1-乙基-6-氟-7-(4-甲基哌嗪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
英文别名:Silver Pefloxacin;Pefloxacinum;PFLX;Abactal;Pefloxacine;Pefloxacino;Labocton;Pefloxacin;
分子式:C17H20FN3O3
分子量:333.357
精确质量:333.149
Psa:65.78
Logp:1.6134
中文别名:培氟哌酸;1-乙基-1,4-二氢-6-氟-7-(4-甲基-1-哌嗪)-4-氧代-3-喹啉羧酸;1-乙基-6-氟-1,4-二氢-7-(4-佳绩-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1-乙基-6-氟-7-(4-甲基哌嗪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
英文别名:Silver Pefloxacin;Pefloxacinum;PFLX;Abactal;Pefloxacine;Pefloxacino;Labocton;Pefloxacin;
分子式:C17H20FN3O3
分子量:333.357
精确质量:333.149
Psa:65.78
Logp:1.6134
编号系统
UNII:2H52Z9F2Q5
物化性质
密度:1.32 g/cm3
沸点:529.1ºC at 760 mmHg
闪点:273.8ºC
折射率:1.593
蒸汽压:5.05E-12mmHg at 25°C
沸点:529.1ºC at 760 mmHg
闪点:273.8ºC
折射率:1.593
蒸汽压:5.05E-12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RTECS号:WM6250000
安全说明:S61
危险类别码:R51/53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82
危险品标志:N
安全说明:S61
危险类别码:R51/53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82
危险品标志:N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诺氟沙星为原料,经甲基化而得产品。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氟哌酸类似。通过干扰DNA的复制以及菌体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对金葡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耐氨苄青霉素、TMP头孢V号的菌株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对肠道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一样有效,但对厌氧菌、结核杆菌、梭状芽孢菌作用较差。不易产生耐药性。用于败血症,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肝胆、妇科疾病,骨和关节等感染。
用途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氟哌酸类似。通过干扰DNA的复制以及菌体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对金葡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耐氨苄青霉素、TMP头孢V号的菌株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对肠道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一样有效,但对厌氧菌、结核杆菌、梭状芽孢菌作用较差。不易产生耐药性。用于败血症,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肝胆、妇科疾病,骨和关节等感染。
1.诺氟沙星为原料,经甲基化而得产品。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氟哌酸类似。通过干扰DNA的复制以及菌体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对金葡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耐氨苄青霉素、TMP头孢V号的菌株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对肠道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一样有效,但对厌氧菌、结核杆菌、梭状芽孢菌作用较差。不易产生耐药性。用于败血症,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肝胆、妇科疾病,骨和关节等感染。
用途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氟哌酸类似。通过干扰DNA的复制以及菌体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对金葡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耐氨苄青霉素、TMP头孢V号的菌株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对肠道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一样有效,但对厌氧菌、结核杆菌、梭状芽孢菌作用较差。不易产生耐药性。用于败血症,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肝胆、妇科疾病,骨和关节等感染。
合成路线
-
参考文献
Koga, Hiroshi; Itoh, Akira; Murayama, Satoshi; Suzue, Seigo; Irikura, Tsutomu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80 , vol. 23, # 12 p. 1358 - 1363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图谱
Predict 1H proton NMR

13C NMR : Predict

1H NMR : Predi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