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者一站式服务平台
化合物简介
An antimicrobial agent used in cosmetic products.
基本信息
CAS:4247-02-3
中文别名:羟苯异丁酯;尼泊金异丁酯;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
英文别名:Isobutyl paraben;Isobutyl 4-hydroxybenzoate;2-methylpropyl 4-hydroxybenzoate;Isobutyl 4-Hydroxybenzoate;
分子式:C11H14O3
分子量:194.227
精确质量:194.094
Psa:46.53
Logp:2.205
中文别名:羟苯异丁酯;尼泊金异丁酯;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
英文别名:Isobutyl paraben;Isobutyl 4-hydroxybenzoate;2-methylpropyl 4-hydroxybenzoate;Isobutyl 4-Hydroxybenzoate;
分子式:C11H14O3
分子量:194.227
精确质量:194.094
Psa:46.53
Logp:2.205
编号系统
MDL号:MFCD00020167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奶油色
密度:1.105 g/cm3
沸点:302.3ºC at 760 mmHg
熔点:76°C
闪点:125.4ºC
折射率:1.524
储存条件:0-6ºC
密度:1.105 g/cm3
沸点:302.3ºC at 760 mmHg
熔点:76°C
闪点:125.4ºC
折射率:1.524
储存条件:0-6ºC
安全信息
RTECS号:DH2247000
安全说明:S22-S24/25
危险类别码:R51/53
海关编码:291829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Xn
安全说明:S22-S24/25
危险类别码:R51/53
海关编码:291829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77 9/PG 3
危险品标志:Xn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异丁醇酯化而得。酯化反应在硫酸存在下进行,以苯或甲苯为溶剂,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按《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规定,产品纯度应在99%以上。该品毒性较小,鼠口服LD50为8.38g/kg。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异丁醇在硫酸存在下,用苯或甲苯之类的共沸溶剂,加热回流而得。 防腐剂;防霉剂。 很少单用,常与异丙酯、丁酯等混合,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使用。比单纯丁酯的溶解度增加2~3倍。易用于酱油。 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一样,可用作食品的保存剂、防霉剂。目前日本允许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和另丁酯等6种,其中以丁酯的抗菌作用最强。一般来说,构成酯的醇的碳原子数越大,抗菌作用越强,而毒性相反,碳原子数越小,毒性越大。该品对各种霉菌、酵母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且不太受pH的影响。限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果子露、水果沙司、水果及瓜果类蔬菜(限于表皮部分)。用量为对羟基苯甲酸的1.4倍。
用途
防腐剂;防霉剂。 很少单用,常与异丙酯、丁酯等混合,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使用。比单纯丁酯的溶解度增加2~3倍。易用于酱油。 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一样,可用作食品的保存剂、防霉剂。目前日本允许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和另丁酯等6种,其中以丁酯的抗菌作用最强。一般来说,构成酯的醇的碳原子数越大,抗菌作用越强,而毒性相反,碳原子数越小,毒性越大。该品对各种霉菌、酵母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且不太受pH的影响。限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果子露、水果沙司、水果及瓜果类蔬菜(限于表皮部分)。用量为对羟基苯甲酸的1.4倍。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异丁醇酯化而得。酯化反应在硫酸存在下进行,以苯或甲苯为溶剂,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按《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规定,产品纯度应在99%以上。该品毒性较小,鼠口服LD50为8.38g/kg。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异丁醇在硫酸存在下,用苯或甲苯之类的共沸溶剂,加热回流而得。 防腐剂;防霉剂。 很少单用,常与异丙酯、丁酯等混合,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使用。比单纯丁酯的溶解度增加2~3倍。易用于酱油。 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一样,可用作食品的保存剂、防霉剂。目前日本允许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和另丁酯等6种,其中以丁酯的抗菌作用最强。一般来说,构成酯的醇的碳原子数越大,抗菌作用越强,而毒性相反,碳原子数越小,毒性越大。该品对各种霉菌、酵母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且不太受pH的影响。限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果子露、水果沙司、水果及瓜果类蔬菜(限于表皮部分)。用量为对羟基苯甲酸的1.4倍。
用途
防腐剂;防霉剂。 很少单用,常与异丙酯、丁酯等混合,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使用。比单纯丁酯的溶解度增加2~3倍。易用于酱油。 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一样,可用作食品的保存剂、防霉剂。目前日本允许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和另丁酯等6种,其中以丁酯的抗菌作用最强。一般来说,构成酯的醇的碳原子数越大,抗菌作用越强,而毒性相反,碳原子数越小,毒性越大。该品对各种霉菌、酵母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且不太受pH的影响。限用于酱油、醋、清凉饮料、果子露、水果沙司、水果及瓜果类蔬菜(限于表皮部分)。用量为对羟基苯甲酸的1.4倍。
合成路线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图谱
Predict 1H proton NMR

13C NMR : Predict

1H NMR : Predict

13C NMR : in CDCl3

1H NMR : 90 MHz in CDCl3

Raman : 4880 A,200 M,powder

Mass

IR : KBr disc

IR : nujol m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