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者一站式服务平台


  • 钴酸锂

    Lithium Cobalt Oxide

化合物简介

锂钴氧化物,也称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巳借助X光衍射、电子显微镜和中子粉末衍射等技术研究清楚。锂原子层处于钴和氧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的平板之间(如下图所示)。这个结构与理论预测的结构相吻合。 锂钴氧化物有毒,处理时需注意安全。

基本信息

CAS:12190-79-3
中文别名:氧化锂钴;
英文别名:Lithium cobalt(III) oxide;LITHIUM COBALT(III) OXIDE;
分子式:CoLiO2
分子量:97.873
精确质量:97.939
Psa:40.13
Logp:-0.2376

编号系统

MDL号:MFCD00049786
PubChem号:24867970
EINECS号:235-362-0

物化性质

熔点:> 1000ºC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S36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42/43
海关编码:2841900001
危险品标志:Xn
危险标志:GHS07, GHS08
信号词:Danger
危险性描述:H317; H350
危险性防范说明:P201; P280; P308 + P313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制备反应所用的醋酸钴溶液浓度为0.3mol/L,混合碱溶液由LiOH(1mol/L)与等物质量的NH3·H2O(3mol/L)混合,混合碱溶液所能提供的OH-离子的量应相当于钴离子的2倍。在强烈的搅拌下将混合碱溶液快速加入到醋酸钴溶液中,立即产生胶状沉淀,可以认为这种胶状的沉淀是由分散于水中的金属氢氧化物的固体微粒组成的均匀的黏稠的相,由于锂盐和铵盐是很易溶的,这些阳离子可能主要集中在液相和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这种胶体沉淀可保持稳定和均匀的状态达数周,这之后会在上层出现液相和沉淀的分离现象,这种不稳定性可能是因为有Li+存在,而引起固体微粒发生絮凝作用的结果。在发生絮凝前,将这种胶状物在150℃下干燥,即可生成一种无定形固体,这种无定形固体被称为干凝胶。将这种干凝胶在300℃的温度下处理12h,即可制得粉末状的LiCoO2。 用作锂二次电池原材料
用途
用作锂二次电池原材料

合成路线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图谱

加载中...